(专业代码:070301)
一、培养目标
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中学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立足山西,培养具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初步训练,较强的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基本技能,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较好的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研究与专业自主发展能力;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化学教师职业道德及科学的健康理念,能够适应未来教师职业和社会发展,胜任中学教育、化学教学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成长为具有未来优秀教师潜质的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以及化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分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锻炼,具备综合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化学教学和化学教学研究的的基本能力。
1. 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
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知识体系、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创新的能力,以及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3. 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备较好的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研究与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4. 具有良好的化学教师职业道德及科学的健康理念,能够适应未来教师职业和社会发展;
5. 5-10年学生能胜任中学教育、化学教学、管理及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成为具有未来优秀教师潜质的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
二、毕业要求
■ 践行师德
1.【师德规范】政治立场坚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上、政治上、情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彻执行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政策法规,具有依法执教意识。
指标点1.1 坚定的政治信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指标点1.2 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具有品德端正、遵纪守法的品质,具有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勇于探究与实践的科学精神,具有严谨踏实、一丝不苟、讲求实效的职业精神,具有爱岗、敬岗、乐岗的敬业精神。
指标点1.3 牢固树立依法执教的意识,遵守教师教育领域的相关法律,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工作;遵守化学化工领域的相关法律,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遵守教师职位的行为准则、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
2.【教育情怀】具有积极从教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备一定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能理解、尊重、关爱学生成长,具有以耐心与细心引导学生完善品格、学习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指标点2.1 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够正确理解教师职业和教师工作的价值、特殊性和创造性。
指标点2.2 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国家意识和国际化视野,遵纪守法、正直诚信,自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责任能力;正确理解化学对于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并在化学化工活动过程中承担必要的环境保护责任。
指标点2.3 具有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与质量观以及为师品质,热爱基础教育和化学教育教学,做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 学会教学
3.【学科素养】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应用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创新创业的能力。了解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及社会实践的有机联系,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识。
指标点3.1 系统地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学工程及其它相关化学分支的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化工基础实验及其它相关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指标点3.2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并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指标点3.3 运用化学的专业知识、方法与能力,就化学领域的前沿领域问题提出独到的、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求解思路、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能力。同时,具备在教师职业岗位上,以岗位工作及其环境为创业空间,发挥专业特长与创业精神,并以化学专业特长为基础进行自主创业的能力。
4.【教学能力】熟悉化学课程标准,能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有效地进行化学教育教学,掌握化学科学研究的方法,初步具备开展教学科研的能力。
指标点4.1 能够理解和分析化学课程标准,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具备从事中学化学和科学教学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胜任教师角色。
指标点4.2 能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备多媒体课件制作、文献查阅等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能力,科学合理地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有效化学教学体验,具备一定教育教学能力。
指标点4.3 掌握化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具备在教师职业岗位上,运用化学教育学、心理学、化学学习论等知识,依据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开展化学教学研究的能力。
■ 学会育人
5.【班级指导】以树立德育为根本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在班主任工作中,能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成效。
指标点5.1 以树立德育为根本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依据中学生的特点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开展品德教育。
指标点5.2 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具备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素养,具有集体教育、个体教育、与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沟通等技能。
指标点5.3 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有效开展班、团会活动,打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
6.【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充分认识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将学科教学与育人活动结合。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主动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指标点6.1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充分认识化学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将化学教学与育人活动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指标点6.2 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主动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 学会发展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和学校化学工作的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指标点7.1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专业发展意识,对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更新与提高自我知识、能力与素质,保持和增强自我竞争力,满足个人职业发展与全面发展需求的自我学习与终身教育能力。
指标点7.2 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和学校化学工作的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
指标点7.3 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8.【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及化学在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意义,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以及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指标点8.1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及化学在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意义。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团队精神,充分认识团队对于教师或化学化工生产及管理者的重要作用,具备在团队框架下积极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沟通与协调能力。
指标点8.2 具有沟通交流的基本技巧与能力,具有一门外国语的基本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较熟练化学专业领域的外文书刊和其他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信息化社会环境中的多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收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
三、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对应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表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培养目标5 |
师德规范 |
指标1-1 |
坚定的政治信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H |
|
|
L |
|
指标1-2 |
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具有品德端正、遵纪守法的品质,具有追求真理、勇于探究与实践的科学精神,具有严谨踏实、讲求实效的职业精神,具有爱岗、敬岗、乐岗的敬业精神。 |
H |
|
|
L |
|
指标1-3 |
牢固树立依法执教的意识,遵守教师教育领域的相关法律;遵守化学化工领域的相关法律;遵守教师职位的行为准则、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 |
H |
|
|
L |
|
教育情怀 |
指标2-1 |
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正确理解教师职业和教师工作的价值、特殊性和创造性。 |
M |
|
|
|
H |
指标2-2 |
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国家意识和国际化视野,遵纪守法、正直诚信;正确理解化学对于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并在化学化工活动过程中承担必要的环境保护责任。 |
M |
|
|
|
H |
指标2-3 |
具有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与质量观以及为师品质,热爱基础教育和化学教育教学,做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
M |
|
|
|
H |
学科素养 |
指标3-1 |
系统地掌握化学学科及其它相关化学分支的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化学专业实验及其它相关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
|
H |
|
|
|
指标3-2 |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
|
H |
|
|
|
指标3-3 |
运用化学专业知识、方法与能力,就化学领域的前沿领域问题提出独到、创新性的求解思路、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能力。同时具备以化学专业特长为基础进行自主创业的能力。 |
|
H |
|
|
|
教学能力 |
指标4-1 |
能够理解和分析化学课程标准,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具备从事中学化学和科学教学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胜任教师角色。 |
|
L |
H |
|
|
指标4-2 |
能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备多媒体课件制作、文献查阅等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能力,科学合理地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有效化学教学体验,具备一定教育教学能力。 |
|
L |
H |
|
|
指标4-3 |
掌握化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具备在教师职业岗位上,运用化学教育学、心理学、化学学习论等知识,依据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开展化学教学研究的能力。 |
|
L |
H |
|
|
班级指导 |
指标5-1 |
以树立德育为根本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依据中学生的特点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开展品德教育。 |
L |
|
M |
|
|
指标5-2 |
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具备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素养,具有集体教育、个体教育、与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沟通等技能。 |
L |
|
M |
|
|
指标5-3 |
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有效开展班、团会活动,打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 |
L |
|
M |
|
|
综合育人 |
指标6-1 |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充分认识化学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将化学教学与育人活动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
|
|
|
M |
指标6-2 |
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主动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
|
|
|
|
M |
学会反思 |
指标7-1 |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专业发展意识;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更新与提高自我知识、能力与素质,满足个人职业发展与全面发展需求的自我学习与终身教育能力。 |
|
M |
L |
H |
|
指标7-2 |
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和学校化学工作的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 |
|
M |
L |
H |
|
指标7-3 |
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
|
M |
L |
H |
|
沟通合作 |
指标8-1 |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及化学在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意义。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团队精神,具备在团队框架下积极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具备团队合作、沟通与协调能力。 |
|
|
|
M |
L |
指标8-2 |
具有沟通交流的基本技巧与能力,较熟练化学专业领域的外文书刊和其他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信息化社会环境中的多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
|
|
|
M |
L |
四、学制与学位授予类型
学制:四年
学位授予类型: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
五、学分要求
158学分(158Credits)
第二课堂学分要求符合学校规定
六、学分学时结构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时数 (周数) |
学分数 |
小 计 |
学分数 |
比例(%) |
通识教育类课程 |
必修 |
894(272) |
44 |
44 |
27.8 |
选修 |
144 |
8 |
8 |
5.1 |
专业教育类课程 |
必修 |
专业基础课程 |
218(62) |
12 |
76.5 |
48.4 |
专业核心课程 |
1106(337) |
50.5 |
专业实习实践 |
(30) |
14 |
选修 |
288 |
16 |
16 |
10.1 |
教师教育类课程 |
必修 |
理论教学 |
270(126) |
11.5 |
11.5 |
7.3 |
实习实践 |
0 |
0 |
选修 |
36 |
2 |
2 |
1.3 |
合计 |
2956+38周 |
158 |
158 |
100 |
其中,理论教学2109学时,学分108.5,占68.67%;实践教学847学时,学分49.5,占31.33%。
七、化学专业通识教育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数 |
学 期 |
教 学 周 数 |
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备注 |
讲 授 |
实 验 |
实 践 |
合 计 |
考 试 |
考 查 |
|
通识教育类课 程 |
必 修 |
3010010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Cultivation of Ethics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
2.5 |
1/2 |
14 |
35 |
|
|
35 |
|
√ |
|
301001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nspectus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
2.5 |
4 |
18 |
45 |
|
|
45 |
√ |
|
|
3010010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Introduction to Fundamentals Principles of Marxism |
3 |
3 |
18 |
54 |
|
|
54 |
√ |
|
|
301001020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Mao Zedong Thoughts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4 |
5/6 |
18 |
72 |
|
|
72 |
√ |
|
|
301001004 |
思政课实践教学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
2 |
1-6 |
|
|
|
34 |
34 |
|
√ |
|
305001001 |
大学英语一 College English 1 |
3 |
1 |
14 |
28 |
|
28 |
56 |
√ |
|
|
305001002 |
大学英语二 College English 2 |
3 |
2 |
18 |
36 |
|
36 |
72 |
√ |
|
|
305001003 |
大学英语三 College English 3 |
2 |
3 |
18 |
18 |
|
36 |
54 |
√ |
|
|
305001004 |
大学英语四 College English 4 |
2 |
4 |
18 |
18 |
|
36 |
54 |
√ |
|
|
304001003 |
大学语文(理) College Chinese (for Science) |
2 |
2 |
18 |
36 |
|
|
36 |
|
√ |
|
31500100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College Computer Basic Course |
2 |
2 |
18 |
18 |
|
18 |
36 |
|
√ |
|
315001003 |
Python语言 Python language |
3 |
3 |
18 |
27 |
|
27 |
54 |
√ |
|
|
336001001 |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
2 |
1 |
9 |
36 |
|
|
36 |
|
√ |
|
336007001 |
军事训练 The Military Training |
|
1 |
2 |
|
|
|
|
|
√ |
学分与军事理论合并计算 |
301007007-13 |
形势与政策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y |
2 |
1-7 |
|
|
|
56 |
56 |
|
√ |
每学期8学时,集中授课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
336007002-9 |
大学生安全教育 College Student Safety Education |
2 |
1-8 |
2 |
|
|
32 |
32 |
|
√ |
每学期4 学时 |
303001001 |
大学体育一 Physical Education1 |
1 |
1 |
14 |
|
|
28 |
28 |
|
√ |
|
303001002 |
大学体育二 Physical Education2 |
1 |
2 |
18 |
|
|
36 |
36 |
|
√ |
|
303001003 |
大学体育三 Physical Education3 |
1 |
3 |
18 |
|
|
36 |
36 |
|
√ |
|
303001004 |
大学体育四 Physical Education4 |
1 |
4 |
18 |
|
|
36 |
36 |
|
√ |
|
337007001-8 |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就业指导课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nd Innovation Career Guidance Course |
2 |
1-8 |
|
|
|
每学期4学时 |
32 |
|
√ |
|
399007009 |
劳动服务课 Labor Service Division |
1 |
|
1 |
|
|
|
|
|
√ |
|
选修 |
312007004 |
学科竞赛 Course Contests |
1 |
|
1-6 |
|
|
|
18 |
|
√ |
获奖证书 |
312007005 |
科研训练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
1 |
|
1-6 |
|
|
|
18 |
|
√ |
论文与结题报告 |
312007006 |
技能培训 Skills Training |
1 |
|
1-6 |
|
|
|
18 |
|
√ |
技能证书 |
312007007 |
学术报告 Academic Report |
1 |
|
1-7 |
|
|
|
|
|
|
听取10次以上 |
337007007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GYB Colleg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GYB |
1 |
|
|
|
|
|
21 |
|
√ |
论文与结题报告 |
337007008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SYB Colleg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SYB |
2 |
|
|
|
|
|
49 |
|
√ |
论文与结题报告 |
|
|
|
公共选修课程 General Compulsory Courses |
须修够6学分,具体要求参照《太原师范学院本科生公共选修课程管理办法》执行。 |
|
以上要求必修44学分,选修8学分,共计52学分。 |
八、化学专业专业教育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数 |
学 期 |
教 学 周 数 |
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备注 |
讲 授 |
实 验 |
实 践 |
合 计 |
考 试 |
考 查 |
|
专业教育类课程 |
必修 |
专业基础课程 |
312012001 |
高等数学(一) Advanced Mathematics 1 |
4 |
1 |
14 |
56 |
|
|
56 |
√ |
|
|
312012002 |
高等数学(二) Advanced Mathematics 2 |
4 |
2 |
18 |
72 |
|
|
72 |
√ |
|
|
312012006 |
大学物理学 University Physics |
3 |
3 |
18 |
54 |
|
|
54 |
√ |
|
|
312017005 |
普通物理学实验 University Physics Experiment |
1 |
3 |
12 |
|
36 |
|
36 |
|
√ |
理论 + 操作 |
专业核心课程 |
312012003 |
无机化学(一) Inorganic Chemistry 1 |
4 |
1 |
14 |
56 |
|
|
56 |
√ |
|
|
312012004 |
无机化学(二) Inorganic Chemistry 2 |
4 |
2 |
18 |
72 |
|
|
72 |
√ |
|
|
312012005 |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
4 |
2 |
18 |
72 |
|
|
72 |
√ |
|
|
312012007 |
有机化学(一) Organic Chemistry 1 |
4 |
3 |
18 |
72 |
|
|
72 |
√ |
|
|
312012008 |
有机化学(二) Organic Chemistry 2 |
3 |
4 |
18 |
54 |
|
|
54 |
√ |
|
|
312012009 |
物理化学(一) Physical and Chemical 1 |
4 |
4 |
18 |
72 |
|
|
72 |
√ |
|
|
312012010 |
物理化学(二) Physical and Chemical 2 |
3 |
5 |
18 |
54 |
|
|
54 |
√ |
|
|
312012011 |
结构化学 Structural Chemistry |
3 |
4 |
18 |
54 |
|
|
54 |
√ |
|
|
312012012 |
仪器分析 Instrumental Analysis |
3 |
5 |
18 |
54 |
|
|
54 |
√ |
|
|
312012013 |
化工基础 Fundamental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3 |
5 |
18 |
54 |
|
|
54 |
√ |
|
|
312012014 |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Chemistry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
3 |
5 |
16 |
54 |
|
|
54 |
√ |
|
|
312017001 |
无机化学实验(一) 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1 |
1.5 |
1 |
14 |
|
42 |
|
42 |
|
√ |
理论 + 操作 |
312017002 |
无机化学实验(二) 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2 |
1.5 |
2 |
18 |
|
54 |
|
54 |
|
√ |
理论 + 操作 |
312017003 |
分析化学实验(一)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1 |
1.5 |
2 |
18 |
|
54 |
|
54 |
|
√ |
理论 + 操作 |
312017004 |
分析化学实验(二)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2 |
0.5 |
3 |
6 |
|
18 |
|
18 |
|
√ |
理论 + 操作 |
312017006 |
有机化学实验(一)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1 |
1.5 |
3 |
18 |
|
54 |
|
54 |
|
√ |
理论 + 操作 |
312017007 |
有机化学实验(二)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2 |
1.5 |
4 |
18 |
|
54 |
|
54 |
|
√ |
理论 + 操作 |
312017008 |
物理化学(含结构)实验 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1 |
1.5 |
5 |
18 |
|
54 |
|
54 |
|
√ |
理论 + 操作 |
312017009 |
仪器分析实验 Experiment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
1 |
5 |
12 |
|
36 |
|
36 |
|
√ |
理论 + 操作 |
312017010 |
化工基础实验 The Chemical Engineering Foundation Experiment |
0.5 |
5 |
6 |
|
18 |
|
18 |
|
√ |
理论 + 操作 |
312017011 |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Experiment Study |
1 |
5 |
12 |
|
36 |
|
36 |
|
√ |
理论 + 操作 |
312017012 |
综合化学实验 Comprehensive Chemical Experiment |
0.5 |
7 |
2 |
|
18 |
|
18 |
|
√ |
理论 + 操作 |
专业实习实践 |
312007001-1 |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实习Course Project of Chemistry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
1 |
5 |
1 |
|
|
|
|
|
|
实习 报告 |
312007001-2 |
《化工基础》课程实习 Course Project of Fundamental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1 |
5 |
1 |
|
|
|
|
|
|
实习报告 |
312007002 |
教育见习与实习 Educational Probation and Practice |
6 |
6 |
18 |
|
|
|
|
|
|
实习手册 |
312007003 |
毕业论文 Graduation Thesis |
6 |
7-8 |
10 |
|
|
|
|
|
|
论文设计与答辩 |
选修 |
312013001 |
化学与社会 Chemistry and Society |
2 |
1 |
14 |
28 |
|
|
28 |
|
√ |
|
312013002 |
化学史 History of Chemistry |
2 |
1 |
14 |
28 |
|
|
28 |
|
√ |
|
312013003 |
材料化学 Materials Chemistry |
2 |
3 |
18 |
36 |
|
|
36 |
|
√ |
|
312013004 |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
2 |
3 |
18 |
36 |
|
|
36 |
|
√ |
|
312013005 |
化学专业英语 Introductory Chemistry Specialty English |
2 |
3 |
18 |
36 |
|
|
36 |
|
√ |
|
312013006 |
中级无机化学 Intermediate inorganic chemistry |
2 |
4 |
18 |
36 |
|
|
36 |
|
√ |
|
312013007 |
中学化学说课选论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Course Selection |
2 |
4 |
18 |
24 |
|
12 |
36 |
|
√ |
|
312013008 |
化学信息学 Chemo Informatics |
2 |
4 |
18 |
36 |
|
|
36 |
|
√ |
|
312013009 |
班级管理概论 Introduction to Class Management |
2 |
4 |
18 |
36 |
|
|
36 |
|
√ |
|
312013010 |
波谱解析 Organic Spectroscopy |
2 |
5 |
18 |
36 |
|
|
36 |
|
√ |
|
312013011 |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Interpretation of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Curriculum Standard |
2 |
5 |
18 |
36 |
|
|
36 |
|
√ |
|
312013012 |
高等有机化学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
2 |
5 |
18 |
36 |
|
|
36 |
|
√ |
|
312013013 |
中学化学教材分析 Analysis of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xtbooks |
2 |
7 |
18 |
36 |
|
|
36 |
|
√ |
|
312013014 |
化学教学建模与设计 Modeling and Design of Chemistry Teaching |
2 |
7 |
18 |
24 |
|
12 |
36 |
|
√ |
|
312013015 |
中学化学试题研究 Study of Chemistry Test in Middle School |
2 |
7 |
18 |
30 |
|
6 |
36 |
|
√ |
|
312013016 |
化学前沿 Chemical Frontier |
2 |
7 |
18 |
36 |
|
|
36 |
|
√ |
|
312013017 |
高等分析化学 Advanced Analytical Chemistry |
2 |
4 |
18 |
36 |
|
|
36 |
|
√ |
|
312013018 |
环境化学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
2 |
4 |
18 |
36 |
|
|
36 |
|
√ |
|
312013019 |
煤分析(含实验) Coal Analysis |
2 |
5 |
18 |
27 |
9 |
|
36 |
|
√ |
|
312013020 |
绿色化学 Green Chemistry |
2 |
7 |
18 |
36 |
|
|
36 |
|
√ |
|
以上要求必修76.5学分,选修16学分,共计92.5学分。 |
九、化学专业教师教育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数 |
学 期 |
教 学 周 数 |
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备注 |
讲 授 |
实 验 |
实 践 |
合 计 |
考 试 |
考 查 |
|
教师教育类课 程 |
必修 |
301001004 |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1 |
4 |
9 |
18 |
|
|
18 |
|
√ |
|
302001003 |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 Cognition and Learning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
1 |
3 |
9 |
18 |
|
|
18 |
√ |
|
|
302001004 |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健康教育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Health Education |
1 |
3 |
9 |
18 |
|
|
18 |
√ |
|
|
302001005 |
中学教育学基础 Foundation of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
3 |
3 |
18 |
54 |
|
|
54 |
√ |
|
|
302001006 |
心理学基础 The Basic of Psychology |
2 |
2 |
18 |
36 |
|
|
36 |
√ |
|
|
302007002 |
教学实践能力训练 Teaching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
1.5 |
4 |
18 |
|
|
54 |
54 |
|
√ |
|
302007001 |
书法技能 Calligraphy Skills |
1 |
2 |
18 |
|
|
36 |
36 |
|
√ |
|
315007003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
0.5 |
4 |
18 |
|
|
18 |
18 |
|
√ |
|
302007004 |
教师语言 Teachers' language |
0.5 |
1 |
9 |
|
|
18 |
18 |
|
√ |
|
选修 |
|
公共选修课程 General Compulsory Courses |
至少须修够2学分,具体要求参照《太原师范学院本科生公共选修课程管理办法》执行。 |
以上要求必修11.5学分,选修2学分,共计13.5学分。 |
十、课程及教学活动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
表1 毕业要求与教学环节的关系矩阵表(公共课)
课程性质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践行师德 |
学会教学 |
学会育人 |
学会发展 |
师德规范 |
教育情怀 |
学科素养 |
教学能力 |
班级指导 |
综合育人 |
学会反思 |
沟通合作 |
通识教育类 |
必修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H |
H |
|
|
L |
H |
M |
H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H |
H |
|
|
L |
H |
M |
H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H |
H |
|
|
L |
H |
M |
H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H |
H |
|
|
L |
H |
M |
H |
大学英语一 |
|
|
|
H |
|
M |
L |
H |
大学英语二 |
|
|
|
H |
|
M |
L |
H |
大学英语三 |
|
|
|
H |
|
M |
L |
H |
大学英语四 |
|
|
|
H |
|
M |
L |
H |
大学语文(理) |
H |
H |
|
|
L |
M |
H |
|
大学语文(文) |
H |
H |
|
|
L |
M |
H |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
|
|
H |
M |
H |
L |
|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理) |
|
|
|
H |
M |
H |
L |
|
军事理论 |
M |
H |
|
|
|
H |
|
L |
军事训练 |
M |
H |
|
|
|
H |
|
L |
形势与政策 |
H |
|
|
|
L |
H |
H |
M |
大学生安全教育 |
M |
M |
|
|
|
H |
H |
L |
大学体育一 |
|
H |
|
|
L |
H |
M |
H |
大学体育二 |
|
H |
|
|
L |
H |
M |
H |
大学体育三 |
|
H |
|
|
L |
H |
M |
H |
大学体育四 |
|
H |
|
|
L |
H |
M |
H |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就业指导课 |
M |
|
|
|
L |
H |
H |
|
劳动服务课 |
|
M |
|
|
|
H |
L |
H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GYB |
M |
|
|
|
L |
H |
|
H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SYB |
M |
|
|
|
L |
H |
|
H |
教师教育类 |
必修 |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
H |
H |
|
L |
M |
H |
|
|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 |
M |
|
|
|
H |
H |
M |
H |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健康教育 |
M |
|
|
|
H |
H |
M |
H |
中学教育学基础 |
M |
H |
|
|
H |
H |
|
M |
心理学基础 |
M |
|
|
|
H |
H |
M |
H |
教学实践能力训练 |
|
|
H |
H |
L |
H |
M |
|
书法技能 |
|
L |
M |
H |
|
H |
M |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
|
M |
M |
H |
|
H |
|
L |
教师语言 |
M |
|
M |
H |
|
H |
|
H |
表2 毕业要求与教学环节的关系矩阵表(专业课)
课程性质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1 |
毕业要求2 |
毕业要求3 |
毕业要求4 |
毕业要求5 |
毕业要求6 |
毕业要求7 |
毕业要求8 |
1-1 |
1-2 |
1-3 |
2-1 |
2-2 |
2-3 |
3-1 |
3-2 |
3-3 |
4-1 |
4-2 |
4-3 |
5-1 |
5-2 |
5-3 |
6-1 |
6-2 |
7-1 |
7-2 |
7-3 |
8-1 |
8-2 |
通识教育类 |
选修 |
学科竞赛 |
|
|
|
|
|
|
|
M |
M |
|
|
|
|
|
|
|
|
M |
|
|
|
|
科研训练 |
|
|
|
|
|
|
|
M |
M |
|
|
|
|
|
|
|
|
M |
|
|
M |
M |
技能培训 |
|
|
|
|
|
|
|
M |
M |
|
|
|
|
|
|
|
|
M |
|
|
|
|
学术报告 |
|
|
|
|
|
|
|
M |
M |
|
|
|
|
|
|
|
|
M |
|
|
|
|
专业教育类 |
必修 |
高等数学(一) |
M |
M |
M |
L |
M |
L |
|
M |
|
M |
|
|
M |
M |
M |
|
|
M |
|
|
|
|
高等数学(二) |
M |
M |
M |
L |
M |
L |
|
M |
|
M |
|
|
M |
M |
M |
|
|
M |
|
|
|
|
大学物理学 |
M |
M |
M |
H |
H |
H |
H |
H |
H |
|
|
|
|
|
|
|
|
H |
|
H |
|
|
普通物理学实验 |
M |
M |
|
|
|
M |
H |
H |
H |
H |
|
H |
|
|
|
|
|
H |
|
H |
|
|
无机化学(一) |
M |
M |
|
|
M |
M |
H |
|
|
|
L |
|
|
|
|
|
|
M |
|
|
L |
|
无机化学(二) |
M |
M |
|
|
M |
M |
H |
|
|
|
L |
|
|
|
|
|
|
M |
|
|
L |
|
分析化学 |
|
|
L |
|
M |
|
H |
H |
H |
|
|
|
|
|
|
L |
|
|
|
|
|
M |
有机化学(一) |
M |
M |
|
|
|
M |
H |
H |
H |
H |
|
H |
|
|
|
|
|
M |
M |
M |
|
|
有机化学(二) |
M |
M |
|
|
|
M |
H |
H |
H |
H |
|
H |
|
|
|
|
|
M |
M |
M |
|
|
物理化学(一) |
M |
M |
|
L |
H |
H |
H |
|
|
H |
|
|
|
|
|
|
|
M |
M |
|
M |
|
物理化学(二) |
M |
M |
|
L |
H |
H |
H |
|
|
H |
|
|
|
|
|
|
|
M |
M |
|
M |
|
结构化学 |
L |
L |
M |
|
|
|
H |
H |
H |
|
|
|
|
|
|
|
|
M |
|
M |
|
|
仪器分析 |
H |
H |
H |
M |
H |
M |
H |
M |
L |
L |
M |
L |
|
|
|
|
|
H |
M |
M |
L |
L |
化工基础 |
M |
M |
|
M |
M |
|
H |
M |
H |
M |
|
M |
|
|
|
|
|
L |
|
L |
|
|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
H |
H |
H |
H |
H |
H |
|
|
|
M |
M |
M |
M |
|
|
M |
M |
M |
M |
M |
|
|
无机化学实验(一) |
H |
H |
M |
|
|
|
M |
M |
M |
L |
|
L |
|
|
|
|
|
L |
|
L |
|
M |
无机化学实验(二) |
H |
H |
M |
|
|
|
M |
M |
M |
L |
|
L |
|
|
|
|
|
L |
|
L |
|
M |
分析化学实验(一) |
L |
L |
|
|
M |
|
H |
H |
H |
M |
|
M |
|
|
|
|
|
H |
|
H |
|
|
分析化学实验(二) |
L |
L |
|
|
M |
|
H |
H |
H |
M |
|
M |
|
|
|
|
|
H |
|
H |
|
|
有机化学实验(一) |
L |
L |
|
|
L |
|
M |
M |
M |
L |
|
L |
|
|
|
|
|
L |
L |
L |
|
|
有机化学实验(二) |
L |
L |
|
|
L |
|
M |
M |
M |
L |
|
L |
|
|
|
|
|
L |
L |
L |
|
|
物理化学(含结构)实验 |
M |
M |
M |
|
|
|
L |
L |
L |
M |
M |
|
|
|
|
|
|
|
|
|
|
|
仪器分析实验 |
M |
M |
|
|
L |
|
H |
H |
H |
L |
L |
|
|
|
|
|
|
L |
|
L |
|
M |
化工基础实验 |
M |
M |
|
H |
H |
|
H |
M |
H |
M |
|
M |
|
|
|
|
|
L |
|
L |
L |
|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 |
M |
M |
M |
M |
M |
M |
H |
H |
H |
M |
|
M |
|
|
|
|
|
|
|
|
|
|
综合化学实验 |
|
|
|
|
|
|
H |
H |
H |
H |
H |
H |
|
|
|
|
|
H |
H |
H |
H |
H |
专业实习实践 |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实习 |
M |
M |
M |
M |
M |
M |
|
|
|
H |
|
|
H |
H |
H |
|
|
|
|
|
|
|
《化工基础》课程实习 |
M |
M |
|
H |
H |
|
H |
M |
H |
M |
|
M |
|
|
|
|
|
L |
|
L |
|
|
教育见习与实习 |
M |
M |
M |
|
|
|
L |
L |
|
M |
|
M |
L |
L |
|
M |
M |
|
|
|
|
|
毕业论文 |
M |
M |
|
L |
M |
M |
M |
|
|
|
|
|
|
|
|
|
|
|
|
|
|
|
选修 |
化学与社会 |
M |
M |
M |
L |
L |
|
|
|
L |
|
L |
|
|
|
|
|
|
|
|
|
M |
|
化学史 |
M |
|
M |
|
M |
M |
|
|
|
H |
|
H |
|
|
|
|
|
|
M |
M |
L |
|
材料化学 |
|
|
L |
|
L |
|
H |
|
H |
|
|
|
|
|
|
|
|
M |
|
M |
|
|
生物化学 |
M |
M |
|
|
M |
L |
H |
M |
|
|
M |
|
|
|
|
|
|
L |
|
|
|
|
化学专业英语 |
|
|
|
|
|
|
|
M |
|
|
|
|
|
|
|
|
|
|
|
|
L |
H |
中级无机化学 |
M |
M |
|
|
M |
M |
H |
M |
|
|
|
|
|
|
|
|
|
L |
|
|
L |
|
化学信息学 |
|
|
|
|
L |
|
|
H |
|
|
|
|
|
|
|
|
|
H |
H |
|
|
|
班级管理概论 |
L |
L |
L |
M |
|
M |
|
M |
|
|
L |
|
M |
M |
M |
|
|
|
|
|
|
M |
波谱解析 |
M |
M |
|
M |
|
L |
|
|
L |
|
|
|
|
|
|
|
|
M |
|
M |
|
|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
|
M |
|
L |
L |
|
|
|
|
M |
M |
M |
|
|
|
|
|
|
|
|
|
|
高等有机化学 |
|
|
|
|
|
|
M |
|
|
|
|
|
|
|
|
|
|
H |
|
H |
|
|
中学化学教材分析 |
|
|
M |
|
|
|
|
|
M |
M |
M |
|
|
|
|
M |
M |
|
|
|
|
|
化学教学建模与设计 |
|
|
|
|
|
|
M |
|
M |
L |
L |
|
|
|
|
L |
L |
L |
|
|
L |
|
中学化学试题研究 |
M |
M |
|
M |
|
M |
H |
|
|
|
|
|
|
|
|
M |
|
M |
|
|
|
|
化学前沿 |
M |
L |
|
|
M |
M |
M |
L |
M |
M |
|
M |
|
|
|
|
|
M |
|
M |
|
|
高等分析化学 |
|
M |
|
|
H |
|
M |
H |
H |
|
H |
|
|
|
|
|
|
M |
|
M |
|
|
环境化学 |
H |
M |
|
|
|
|
M |
M |
L |
|
|
|
|
|
|
|
|
M |
|
L |
|
|
煤分析(含实验) |
|
|
L |
|
M |
|
H |
|
|
|
|
|
|
|
|
|
|
M |
|
|
|
L |
绿色化学 |
|
M |
|
|
|
|
H |
|
L |
|
|
|
|
|
|
|
|
M |
|
|
L |
|